
數字經濟與知識產權保護論壇在稻香村集團北京基地舉辦
隨著數字化進程,中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與之相伴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也逐漸涌現。12月19日,由北京知識產權研究會主辦、稻香村集團協辦的數字經濟與知識產權保護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100多名知識產權領域的律師、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共同探討數字經濟時代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稻香村集團總裁周廣軍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知識產權問題是任何企業都會面臨的問題,尤其是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知識產權保護從線下延伸至線上。自創立初始,稻香村就注重對商標、字號的保護,是糕點類“稻香村”商標和“禾”字牌商標持有者。隨著全球業務的開展,稻香村已經在海外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商標注冊,保護了“稻香村”品牌的傳承和延續。
論壇上,中國商業聯合會中華老字號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張健,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閆文軍,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院長郭禾,AIPPI中國分會版權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熊文聰等專家學者分享了對知識產權保護的見解。
論壇間歇,參會人員參觀了稻香村集團北京基地的現代化生產車間,并品嘗到稻香村新鮮美味的糕點,近距離體驗到中華老字號的魅力。
本次論壇的協辦方稻香村集團,前身是蘇州稻香村,于1773年在蘇州創始,至今已經傳承247年,是國家商務部首批認定的老字號,糕點類“稻香村”商標持有人。早在1905年,稻香村就向清商部申請注冊,為蘇州稻香村糖果號。1925年,稻香村又向民國農商部申請了稻香村商號注冊執照,并注明了“禾”字商標。1979年,蘇州稻香村在原有商標的基礎上重新申請了“禾字牌”商標。1983年、1989年獲準注冊了“稻香村”商標,應用范圍包括餅干、果子面包和糕點。
如今,“稻香村”已經成為中國味道的名片。稻香村集團在蘇州、北京、菏澤、沈陽、成都等地建有十個現代化加工中心,市場版圖覆蓋全國主要地區,并出口到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0年品牌價值136.55億元,位居中華老字號榜單前列。